7月4日,順業地產總經理帶領巫山順山·望江府項目營銷管理團隊驅車前往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拜訪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時代楷模毛相林書記,體驗“下莊天路”、學習“下莊精神”,向當代愚公致敬。
下莊村,位于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坐落在一個巨大的喀斯特天坑谷底,絕壁環繞,幾近垂直,從坑沿到坑底有1100米,被外界稱為“天坑村。曾經,這里的村民們去巫山縣城,須經逼仄的古道翻越懸崖,一來一回至少四天,許多村民一輩子都沒有離開過大山,也沒見過公路,下莊人一直生活在貧困、閉塞、落后之中。
我們團隊一行,從高速公路騾坪下道后,通過348國道到達與下莊村連接的山路。一條長達8公里左右的“絕壁天路”,路的一側是絕壁,路的另一側就是懸崖深淵。這條道路是下莊村民在毛相林書記的帶領下,運用鐵鍬、鋤頭、鉆子等最為原始的工具,依靠人力,以堅若磐石的意志和愚公移山的精神歷時7年在懸崖峭壁上開鑿出來的。為了修建這條道路前后犧牲了6位村民。當年修路的難度和修路的危險畫面,如今仍然可以想象。
曾經沒人相信下莊能修出一條路,而下莊卻修成了;全鄉最窮的村,在全縣率先實現脫貧。下莊人修建的不僅是道路,更是脫貧的奇跡。下莊為什么能?憑的是“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換”的堅定決心,是“只要能進一丈、絕不后退一尺”的昂揚斗志。天坑里的奇跡,是下莊人“越是艱險越向前”拼出來、干出來的。這條天路的建成,對于下莊人來說是劃時代的意義,全村的產業和村民的生活因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通過毛相林書記的講解,我們理解到,所謂的“下莊精神”,其實是下莊人年復一年的奮斗軌跡。是對走出大山、圓夢小康的孜孜以求,是他們不甘落后、不等不靠,通過自強不息創造美好生活的過程;是改變村莊落后現狀的強烈愿望,讓他們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封山開道、遇水架橋,堅韌頑強地應對各種挑戰。這是下莊向上生長的力量源泉,也是對“實干才能夢想成真”的生動注解。正是有了這樣的“下莊精神”,換來了峭壁變通途,讓下莊離“外面的世界”越來越近。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實現鄉村振興,是下莊人要筑的下一條路”毛相林書記說到。這一輩的下莊人,流血流汗闖出的一條路,讓出山的夢不再是奢望。而年輕一代的下莊人,則被寄予新的期望——接過建設家鄉的接力棒,進一步打開下莊向上生長的空間,讓鄉村的路通向更遠的遠方、更美好的未來。這是修路精神的傳承,更是發展之路的延伸。
雨后的下莊,變得格外的動人,干凈整潔的水泥路面通往各家各戶,清新的空氣和生機盎然的農作物,仿佛一個世外桃源。我們相信在新一輪鄉村振興發展浪潮中,下莊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通過走近時代楷模,學習“下莊精神”,順業地產巫山順山·望江府項目營銷管理團隊的每一個人都有著深切的感悟和心得。作為城市建設的服務者,我們企業和團隊的每一個人都有責任有義務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獻出自己的力量。自助者天助之,“下莊精神”就是誠不我欺的最好詮釋,我們當代青年更應敢闖敢拼,在日常的工作與生活中,勇于挑戰、敢于突破,將“下莊精神”實實在在的弘揚開來。